凝聚群众 引导群众 以文化人 成风化俗

荆喜庆

  • 发布日期:2020-08-26 17:56
  • 来源:
  • 字体大小:
  • 打印:

路 魂

——阳泉郊区公路管理段旧街道班班长 荆喜庆

1600077625144045524Copy.jpg

1973年,年仅十九岁的荆喜庆同志来到了阳泉郊区公路管理段辛兴道班,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养路工。初中毕业的他特别喜欢学习、钻研,参加工作仅一年多就熟练掌握了处置公路各种病害的方法。同时,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,他更加努力学习,每到冬季闲时,就积极参加养路培训班,养护知识不断丰富起来,逐渐成为了基层养护战线上的一把好手,从统计员一步步走上了旧街道班班长的岗位。

众所周知,养护工作是一个苦脏累的重体力劳动,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。割长草、填坑槽、扫路面、除边沟、清塌方、搞加铺,工作相当辛苦。为确保公路常年“畅、洁、绿、美、安”的目标,荆喜庆几十年如一日,风雨无阻,坚持上路巡查,一旦发现有路损病害,就及时组织道工兄弟进行抢修,迅速处理到位。

由于常年辛苦的体力劳作,荆班长身体一直不好,腰肩盘突出、颈椎病等固疾常年困扰着他。2009年夏天,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,他负责养管的307国道坡头路段山体忽然发生大面积塌方,情况十分危急。当时卧病在床的荆班长获悉此情况,立刻向段里领导报告了险情,同时他又拖着病体第一时间组织道班人员开展防汛抢险,经过几个日夜的坚守奋战,险情终于基本得到了控制,而他却住进了医院。

荆班长不仅自己带头苦干,而且善于总结工作经验,积极探索,不断创新。为了便于养护日常管理,他将养护路段内的全部桥梁、标志标牌、沿线设施、绿化美化景点、养护作业等图片制作成图版张贴上墙,全面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全班的工作内容和特色,受到了分局、省局领导的称赞。

在日常养护中,他发现公路右侧的百米桩因为位置较低,经常会被草丛遮掩,有时会遭到了人为破坏,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。于是,他带领道班人员在完成日常养护任务的同时,利用下班时间潜心钻研,积极开展技术创新,利用废旧模板,按照规范要求亲自制作百米桩模型,组织道工自行预制百米桩,经过多次反复试验,终于成功研制出了“移动式百米桩”,极大的改善了百米桩易丢失、损坏等问题,同时保证了公路里程准确无误。目前,此项技术已在我段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。

他利用业余时间采集各种花草种子,在公路两侧种植了大量的适应本地水土和气候的花草,构建了不同形状的花、草池,并利用周边天然石头雕刻成文化石,打造成路边小景。实现人与路、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,突显了特色养护的亮点,提升了特色路段的品位,把路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   荆喜庆同志的工作看起来是最平凡最不起眼的,但他却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十多年,如同一块毫不起眼的石子,把自己对人生的追求,对个人价值的诠释,全都默默地抒写在了管养的那条路上,用“爱岗、敬业、奉献”谱写了一个共产党员朴实无华的人生乐章!